佛山陶瓷网
首 页 最新 知识 图文 供应 合作 瓷砖 供求 批发 采购 招商 综合

【德化白瓷】你了解“中国白”吗

dehuabaici】2022-6-7发表: 你了解“中国白”吗
5月18日,“冰玉匠心——明清德化瓷器精品展”在安徽博物院新馆开展,展出了百件“中国白”,一起来了解吧!福建德化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,制瓷历史可追溯至唐末五代。宋元时期,随着泉州港的繁荣,所

    你了解“中国白”吗

5月18日,“冰玉匠心——明清德化瓷器精品展”在安徽博物院新馆开展,展出了百件“中国白”,一起来了解吧!

福建德化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,制瓷历史可追溯至唐末五代。宋元时期,随着泉州港的繁荣,所产白釉、青白釉瓷器远销海外,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盛赞德化瓷器“既多且美”。明清时期,德化制瓷工艺发展到新的历史高峰,德化窑白瓷以其晶莹剔透、白如凝脂的胎釉质感和独具匠心的造型艺术享誉海内外,被冠以“中国白”之称。

何为“中国白”

明代德化白瓷的胎釉中铁的含量很低,硅、钾含量高,胎体致密、细腻洁净,往往带有颗粒状珍珠般闪光,被称为“糯米胎”,敲击时发出清脆的金属之声。胎、釉结合紧密,釉色纯净,透光性极其良好,在适当的烧成气氛中,瓷器外观纯净温润、白如凝脂,在光照之下呈现白中闪黄之色,被称为“猪油白”、“象牙白”、“鹅绒白”等,比较普遍。另有一类白中透出粉嫩之肉红,称为“孩儿红”、“肉里红”或“美人红”,较为罕见。

胎釉特征

明 德化窑印花双耳炉

明 德化窑浮雕梅花八角公道杯

刻划:用竹、骨、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划花纹。刻、划常结合运用,划花纹饰多呈阴文线条状,刻花纹饰有凹有凸,其特点是着力较大,雕刻较深,花纹有层次。明代德化白瓷上除刻划花卉等图案外,还常有诗词文赋和印章款记。

装饰技法

明 德化窑刻诗三乳足杯

印花:用雕刻好纹饰的印模在瓷坯表面印出纹饰,传统印花有戳印和模印,印花是明代德化瓷器极为常见的装饰技法,纹饰题材多模仿商周青铜器上的夔龙、饕餮、云雷等纹饰。

装饰技法

明 德化窑印花双耳四足方炉

堆贴:将手捏或模制的立体纹饰粘贴在坯体上,以捏、贴、雕、塑等技法为主。明代德化瓷器堆贴、堆塑技法运用普遍,常见纹饰有松鹿、螭龙、八仙、梅花等,皆生动立体,栩栩如生。

装饰技法

明 德化窑三足蟠龙烛台

镂雕:亦称镂空、透雕,将装饰花纹镂成浮雕状或将纹样外的坯体镂通,成两面洞透的漏空花纹。该技法常见于香炉、笔筒、套杯、洞箫、器物底座等德化瓷器,风格较为粗犷。

装饰技法

明 德化窑镂空笔筒

德化瓷器表面常装饰有题材多样的精美纹饰。宋元时即开始流行刻划、模印的牡丹、荷花、梅花、缠枝花、宝相、蕉叶、卷草、联珠等纹饰,吉祥款则有福、寿、金玉满堂、寿山福海等。明清两代纹饰题材更加广泛,有历史故事、人物仕女、生产民俗、禽兽花果、山水景物、宗教符号等,包罗万象。

装饰纹样

明 德化窑堆贴梅花单鋬杯

明 德化窑浮雕松鹿碗

责任【图】

瓷砖相关 德化福杰 德化儒苑 德化陶瓷 ,本资讯的关键词:了解中国白装饰陶瓷瓷器德化瓷釉色德化白瓷福建德化

(【dehuabaici】更新:2022/6/7 11:08:54)
省外办是省直部门挂钩帮扶德化县的牵头单位,24-25日,省外办党组成员、副主任林学锋一行到德化县调研,并召开座谈会。县委书记黄文捷等县领导参加座谈会。会上,省外办调研组听取德化县有关部门工作 >>
广州博物馆与中国大酒店联手研发的特饮。信息时报记者叶佳茵摄信息时报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,当天广州博物馆举办“博物馆之城”文旅如约专线首发、“何以广州”文物故事特辑、镇海楼老照片征集、数 >>
  佛山陶瓷网-佛山地区陶瓷大市场
资讯中心,相关泛建陶家居资讯,企业新闻、企业相关发展以及产品销售。把握佛山陶瓷网,把握行业脉搏。这里提供相关关于公司厂家新闻、资讯和联系,工厂商家价格信息,发布商业供求招商商业资讯。佛山陶瓷网陶瓷行业第一综合商务资讯服务网站。手机移动版佛山陶瓷[佛山陶瓷网]